2020年中緬兩國迎來了建交70周年。今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緬甸作為新年度元首外交的首站,足見中方對兩國“胞波情誼”的重視。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緬經濟走廊正從夢想照進現實。
記者從廣西泛北論壇組委會獲悉,在中緬兩國友好合作的基礎上,雙方港口合作也收獲了諸多高效務實的項目,讓藍色經濟成為中緬兩國合作中的新亮點。在第十一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2020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峰會舉辦前夕,緬甸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覺苗就中緬兩國港口合作發表了相關看法。
提檔加速開發港口資源
“緬甸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可以連接東西方向,擁有約2000公里的海岸線,共有9個港口,包括仰光港、土瓦港、皎漂港等!庇X苗副部長這樣介紹道。
緬甸所有的港口均由緬甸交通與通訊部下屬的緬甸港口管理局進行管理。“其中,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國際港口,承擔著緬甸90%的港口運輸和港口貿易任務,它是緬甸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和物流的樞紐!庇X苗副部長說。緬甸生產和制造的商品,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商品通過這一港口實現其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目標。高效的運輸能力、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有效的港口管理和港口物流服務,是仰光港發展的目標。近幾年,仰光港加快了港口資源開發的步伐,陸續新建了8個國際泊位。目前,緬甸共有42個中外合資經營的港口泊位在運營。
而為了提升港口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緬甸從2017年開始在全國推行電子化辦理港口業務模式。港口業務電子化辦理系統的運行,不僅更便于管理輪船進出口的情況及數據、資料的查找,同時,相比紙質化管理來說,也更省時、省力。
緬甸已意識到了港口和航運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正在積極推動緬甸國內的港口建設,及加強對外合作,讓緬甸的農產品可以進入更廣大的國際市場。
而在緬甸加強對外合作的過程中,中緬兩國在港口合作上也收獲了不少務實的成果,它們在提升緬甸港口綜合實力的同時,也惠及了當地民生。

中緬攜手,助力緬甸港口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大批優秀的中國企業帶著資金、技術、人才與合作的誠意走進緬甸,推動了中緬兩國在多領域的項目合作。
“我們在天然氣和石油管道建設方面已經同中國展開了良好的合作。中緬天然氣管道和石油管道分別于2013年7月、2017年5月開通并投入使用,從緬甸的皎漂港輸往中國的云南、貴州、重慶等地!庇X苗副部長說,“同時,中國在皎漂還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與投資。目前由中國中信集團牽頭開發的皎漂經濟特區項目已正式簽約。該項目是緬中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和緬中經濟走廊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對于提升緬甸整體基礎設施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緬中兩國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而隨著2019年3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仰光外海引航站的正式竣工,緬甸成為了繼泰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海上引航站的國家。
記者獲悉,仰光港雖然是緬甸第一港,但它屬于海港、河港合一的港口,水文地貌復雜,淺灘眾多,外國大型貨輪進港,都需要仰光港的小船進行引航,才能順利進港。近年來,隨著仰光港國際運輸貨物量連年增加,船舶引航工作的風險也日益加大,特別是引航員乘坐引航船去外海引航,屬于“靠天吃飯”,一旦遇到風浪就必須先找避風港去避風,不但安全風險較大,效率也較低。為了提供安全高效的引航服務,并改善引航員的海上工作和生活環境,緬甸港口管理局與中國企業合作,建設了一座外海引航站。
這個引航站位于仰光河入?谖髂贤夂<s20海里處。其建設不僅能更加便捷地引導各國來往仰光的船舶,保障緬甸海上運輸和物流體系的暢通,也能改善和提升緬甸的經貿條件。
“2019年9月,緬甸仰光港還與中國廣西北部灣港簽署了締結姊妹港的協議,為緬甸加強與泛北部灣區域港口合作、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庇X苗副部長這樣說道。
積極抗疫,共迎挑戰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全球經貿形勢,對各國海上運輸和物流體系的暢通也帶來了挑戰。中長期的復蘇需要進一步加強港口業和海運業的可持續性和恢復能力,以盡可能地維持就業、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的穩定。
據了解,緬甸港口管理局作為緬甸港口業的管理機構,在緬甸交通與通訊部的指導下,已經提出“恢復、重構、重設”的理念,并根據緬甸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經濟救濟計劃,來推動相關行業在疫情下能過渡到下一個正常時期。
目前,緬甸正通過繼續推動與港口相關程序文件系統的數字化,以及減少貨物滯期費、允許海上更換船員等具體舉措來支持國際貿易,特別是海運的穩定。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各國都在積極復工復產,提振經濟發展。緬甸對于外商投資依舊保持開放的態度。
覺苗副部長表示,緬甸依舊歡迎各國投資者到緬甸投資,在港口建設、國際航線開通、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我們已經在經濟改革方面進行了結構性調整,為吸引外國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歡迎大家前來考察、投資!庇X苗副部長這樣說道。(王熊冰 蔣婷 實習肖曉) |